缩合型模具硅橡胶的使用过程主要包括混料、硫化、稠度调整及涂层硫化等关键步骤。根据具体部件的技术规格和形状特点,需精心选择适宜的硅橡胶品种。同时,依据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合理搭配交联剂与催化剂,并严格控制其用量,以确保产品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硫化。选择不当或配比不合理,都可能导致整个操作过程前功尽弃。
一、混料步骤
将交联剂和催化剂按既定比例加入硅橡胶原料中,混合操作可在专门的胶料器内或原包装桶内进行。对于用量较少的场合,也可在洁净干燥的容器中进行手工或机械搅拌。搅拌过程中需避免混入大量空气,且搅拌强度不宜过大,以防升温加速硫化反应。混合完成后,应进行真空脱气处理,对于结构紧密的部件,灌注后还需进行额外的真空除气或加压处理。加入交联剂后,硅橡胶将逐渐增稠,并最终硫化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弹性体。因此,施工前应充分准备待施工部件,确保胶料配好后能迅速用完。使用者应根据部件的深度和面积,提前做好胶料的估量工作,以避免缺料或配料过多造成的浪费。为延长胶料的使用期,可将混合好的胶料存放于冷却柜中。
二、硫化过程
在23℃-30℃的温度范围内,缩合型模具硅橡胶可保持标准的硫化速度。提高温度可加快硫化进程,但温度不宜超过65℃。此外,硫化速度还受湿度的影响,暴露在高湿度空气中可加速硫化。
三、稠度的调整方法
为满足不同工艺需求,可对缩合型模具硅橡胶的稠度进行调整。如需增稠,可混入适量的增稠剂(如白炭黑、碳酸钙、硅藻土、石英粉及云母粉等)。高稠度的胶料通常用作腻子。当需要降低稠度时,可加入相容性好或同一结构类型的低摩尔质量硅油作为稀释剂。若采用喷涂工艺施工,则可用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对胶料进行稀释。对于侧链上含氟代烷基的胶料,则需使用丙酮等稀释剂。
四、涂层硫化技巧
缩合型模具硅橡胶在硫化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如甲醇、乙醇、Et2NOH、H2等),这些副产物需要从硫化胶内部扩散到表面逸出。在深层灌注时,由于副产物不能及时放出,可能会影响内部的硫化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分层灌注法,以促进副产物的及时排出。然而,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繁琐。若在缩合型模具硅橡胶中添加少量的硫化促进剂(如磷酸甘油及金属盐等),则可无需分层灌注。
知识科普:
缩合型模具硅橡胶是一种通过硅羟基与其他活性物质之间的缩合反应,在室温下即可交联成为弹性体的硅橡胶材料。其产品分为单组份包装和双组份包装两种方式。其中,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简称RTV-1胶)是缩合型液体硅橡胶中的主要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模具制作和密封领域。
关注大友硅胶,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Copyright © 2020 深圳市大友硅胶模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52064号